作者:白居易
題名:【
山遊示小妓】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雙鬟垂未合,三十纔過半。本是綺羅人,今爲山水伴。春泉共揮弄,好樹同攀翫。笑容花底迷,酒思風前亂。紅凝舞袖急,黛慘歌聲緩。莫唱楊柳枝,無腸與君斷。
作者:白居易
題名:【
山遊示小妓】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雙鬟垂未合,
三十纔過半。
本是綺羅人,
今為山水伴。
春泉共揮弄,
好樹同攀玩。
笑容花底迷,
酒思風前亂。
紅凝舞袖急,
黛慘歌聲緩。
莫唱楊柳枝,
無腸與君斷。
作者:白居易
題名:【
每見呂南二郎中新文輒竊有所歎惜因成長句以詠所懷】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雙金百鍊少人知,縱我知君徒爾爲。望梅閤老無妨渴,畫餅尚書不救飢。白日迴頭看又晚,青雲舉足躡何遲。壯年可惜虛銷擲,遣把閑杯吟詠詩。
作者:白居易
題名:【
夜從法王寺下歸嶽寺】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雙剎夾虛空,緣雲一徑通。似從忉利下,如過劒門中。燈火光初合,笙歌曲未終。可憐獅子座,舁出淨名翁。
作者:白居易
題名:【
早夏遊宴】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雖慵興猶在,雖老心猶健。昨日山水遊,今朝花酒宴。山榴豔似火,玉蘂飄如霰。榮落逐瞬遷,炎涼隨刻變。未收木綿褥,已動蒲葵扇。且喜物與人,年年得相見。
作者:白居易
題名:【
早夏遊宴】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雖慵興猶在
雖老心猶健
昨日山水遊
今朝花酒宴
山榴豔似火
玉蘂飄如霰
榮落逐瞬遷
炎涼隨刻變
未收木綿褥
已動蒲葵扇
且喜物與人
年年得相見
作者:白居易
題名:【
重戲贈】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集賢池館從他盛,履道林亭勿自輕。往往歸來嫌窄小,年年爲主莫無情。
作者:白居易
題名:【
重戲贈】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集賢池館從他盛
履道林亭勿自輕
往往歸來嫌窄小
年年為主莫無情
作者:白居易
題名:【
龍門送別皇甫澤州赴任韋山人南遊】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隼旟歸洛知何日,鶴駕還嵩莫過春。惆悵香山雲水冷,明朝便是獨遊人。
作者:白居易
題名:【
鸚鵡】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觜漸紅。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餧食暫開籠。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詠懷】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隨緣逐處便安閒
不入朝廷不住山
心似虛舟浮水上
身同宿鳥寄林間
尚平婚嫁了無累
馮翊符章封卻還
處分貧家殘活計
匹如身後莫相關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詠懷】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隨緣逐處便安閑,不入朝廷不住山。心似虛舟浮水上,身同宿鳥寄林間。尚平婚嫁了無累,馮翊符章封却還。處分貧家殘活計,匹如身後莫相關。
作者:白居易
題名:【
雜曲歌辭 浪淘沙 六】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却到帝鄉重富貴,請君莫忘浪淘沙。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自詠】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隨宜飲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無妨長福是單貧。老龜豈羨犧牲飽,蟠木寧爭桃李春。隨分自安心自斷,是非何用問閑人。
作者:白居易
題名:【
隔浦蓮】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隔浦愛紅蓮,昨日看猶在。夜來風吹落,只得一回采。花開雖有明年期,復愁明年還暫時。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與諸客空腹飲】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隔宿書招客,平明飲暖寒。麴神寅日合,酒聖卯時歡。促膝纔飛白,酡顏已渥丹。碧籌攢米盌,紅袖拂骰盤。醉後歌尤異,狂來舞不難。拋杯語同坐,莫作老人看。
作者:白居易
題名:【
桐樹館重題】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階前下馬時,梁上題詩處。慘澹病使君,蕭疎老松樹。自嗟還自哂,又向杭州去。
作者:白居易
題名:【
新樂府 隋堤柳 憫亡國也】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風飄飄兮雨蕭蕭,三株兩株汴河口。老枝病葉愁殺人,曾經大業年中春。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陰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遊,應將此柳繫龍舟。紫髯郎將護錦纜,青娥御史直迷樓。海內財力此時竭,舟中歌笑何日休。上荒下困勢不久,宗社之危如綴旒。煬天子,自言福祚長無窮,豈知皇子封酅公。龍舟未過彭城閤,義旗已入長安宮。蕭牆禍生人事變,晏駕不得歸秦中。土墳數尺何處葬,吳公臺下多悲風。二百年來汴河路,沙草和煙朝復暮。後王何以鑒前王,請看隋堤亡國樹。
作者:白居易
題名:【
十二時行孝文 四】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隅中巳,終孝之心不合二。竭力懃酬乳哺恩,自得名高上史記。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贈樊著作】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陽城爲諫議,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軼,舉必指佞臣。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國鈞。元稹爲御史,以直立其身。其心如肺石,動必達窮民。東川八十家,冤憤一言伸。劉闢肆亂心,殺人正紛紛。其嫂曰庾氏,棄絕不爲親。從史萌逆節,隱心潛負恩。其佐曰孔戡,捨去不爲賓。凡此士與女,其道天下聞。常恐國史上,但記鳳與麟。賢者不爲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輩,身死名亦淪。君爲著作郎,職廢志空存。雖有良史才,直筆無所申。何不自著書?實錄彼善人。編爲一家言,以備史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