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居易
題名:【
與牛家妓樂雨後合宴】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玉管清絃聲旖旎
翠釵紅袖坐參差
兩家合秦洞房夜
八月連陰秋雨時
歌臉有情凝睇久
舞腰無力轉裙遲
人間歡樂無過此
上界西方即不知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與牛家妓樂雨後合宴】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玉管清弦聲旖旎,翠釵紅袖坐參差。兩家合奏洞房夜,八月連陰秋雨時。歌臉有情凝睇久,舞腰無力轉帬遲。人間歡樂無過此,上界西方即不知。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聽歌六絕句 想夫憐】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玉管朱弦莫急催,容聽歌送十分杯。長愛夫憐第二句,請君重唱夕陽開。
作者:白居易
題名:【
拜表迴閑遊】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玉珮金章紫花綬,紵衫藤帶白綸巾。晨興拜表稱朝士,晚出遊山作野人。達磨傳心令息念,玄元留意遣同塵。八關淨戒齋銷日,一曲狂歌醉送春。酒肆法堂方丈室,其間豈是兩般身。
作者:白居易
題名:【
玉泉寺南三里澗下多深紅躑躅繁豔殊常感惜題詩以示遊者】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爲誰開。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猶有一般辜負事,不將歌舞管弦來。
作者:白居易
題名:【
玉泉寺南三里...】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玉泉南澗花奇怪
不似花叢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
每年無故為誰開
寧辭辛苦行三里
更與留連飲兩杯
猶有一般辜負事
不將歌舞管絃來
作者:白居易
題名:【
酬皇甫賓客】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玄晏家風黃綺身,深居高臥養精神。性慵無病常稱病,心足雖貧不道貧。竹院君閑銷永日,花亭我醉送殘春。自嫌詩酒猶多興,若比先生是俗人。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讀道德經】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玄元皇帝著遺文,烏角先生仰後塵。金玉滿堂非己物,子孫委蛻是他人。世間盡不關吾事,天下無親於我身。只有一身宜愛護,少教冰炭逼心神。
作者:白居易
題名:【
早春雪後贈洛陽李長官長水鄭明府二同年】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獻歲晴和風景新,銅駞街郭暖無塵。府庭共賀三川雪,縣道分行百里春。朱紱洛陽官位屈,青袍長水俸錢貧。有何功德紆金紫,若比同年是幸人。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詠所樂】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獸樂在山谷,魚樂在陂池。蟲樂在深草,鳥樂在高枝。所樂雖不同,同歸適其宜。不以彼易此,況論是與非。而我何所樂,所樂在分司。分司有何樂,樂哉人不知。官優有祿料,職散無羈縻。嬾與道相近,鈍將閑自隨。昨朝拜表迴,今晚行香歸。歸來北窗下,解巾脫塵衣。冷泉灌我頂,暖水濯四肢。體中幸無疾,臥任清風吹。心中又無事,坐任白日移。或開書一篇,或引酒一巵。但得如今日,終身無厭時。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詠所樂】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獸樂在山谷
魚樂在陂池
蟲樂在深草
鳥樂在高枝
所樂雖不同
同歸適其宜
不以彼易此
況論是與非
而我何所樂
所樂在分司
分司有何樂
樂哉人不知
官優有祿料
職散無羈縻
懶與道相近
鈍將閒自隨
昨朝拜表迴
今晚行香歸
歸來北窗下
解巾脫塵衣
冷泉灌我頂
暖水濯四肢
體中幸無疾
臥任清風吹
心中又無事
坐任白日移
或開書一篇
或引酒一巵
但得如今日
終身無厭時
作者:白居易
題名:【
禽蟲十二章 六】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獸中刀鎗多怒吼,鳥遭羅弋盡哀鳴。羔羊口在緣何事,闇死屠門無一聲。
作者:白居易
題名:【
詠家醖十韻】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獨醒從古笑靈均,長醉如今斅伯倫。舊法依稀傳自杜,新方要妙得於陳。井泉王相資重九,麴糵精靈用上寅。釀糯豈勞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常嫌竹葉猶凡濁,始覺榴花不正真。甕揭開時香酷烈,缾封貯後味甘辛。捧疑明水從空化,飲似陽和滿腹春。色洞玉壺無表裏,光搖金醆有精神。能銷忙事成閑事,轉得憂人作樂人。應是世間賢聖物,與君還往擬終身。
作者:白居易
題名:【
宅西有流水牆下構小樓臨玩之時頗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娛獨醉獨吟偶題五絕句 五】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獨醉還須得歌舞,自娛何必要親賓。當時一部清商樂,亦不長將樂外人。
作者:白居易
題名:【
獨酌憶微之】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獨酌花前醉憶君,與君春別又逢春。惆悵銀杯來處重,不曾盛酒勸閑人。
作者:白居易
題名:【
小歲日對酒吟錢湖州所寄詩】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獨酌無多興,閑吟有所思。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楊柳初黃日,髭鬚半白時。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
作者:白居易
題名:【
小歲日對酒...】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獨酌無多興
閒吟有所思
一杯新歲酒
兩句故人詩
楊柳初黃日
髭鬚半白時
蹉跎春氣味
彼此老心知
作者:白居易
題名:【
立秋日登樂遊園】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作者:白居易
題名:【
獨眠吟二首 二】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獨眠客,夜夜可憐長寂寂。就中今夜最愁人,涼月清風滿牀席。
作者:白居易
題名:【
庾樓曉望】
中英日對照
拼音檢視
獨憑朱檻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霧曉籠銜嶺月,蘋風暖送過江春。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