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字清臣,京兆長安人。博學,工辭章,事親孝。開元中舉進士,又擢制科,調醴泉尉。累遷殿中侍御史,忤宰相楊國忠,出爲平原太守。安祿山反,河朔盡陷,獨平原城守具備,使司兵參軍李平馳奏,明皇大喜,即拜戶部侍郎。肅宗即位靈武,真卿數遣使以蠟丸裹書陳事,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爲河北招討採訪處置使。至德二年,朝于鳳翔,授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軍國之事,知無不言,爲宰相所忌,出爲馮翊太守,改蒲州刺史。御史唐旻誣劾,貶饒州刺史。旋拜浙西節度使,召入爲刑部侍郎,李輔國銜之,貶蓬州長史。代宗立,起爲戶部侍郎,除荆南節度使。未行,改尚書右丞,尋除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封魯國公。與元載不合,貶峽州別駕,改吉州司馬,遷撫湖二州刺史。載誅,擢刑部尚書,進吏部。盧杞當國,益惡之,改太子太師。李希烈陷汝州,杞奏遣
了解更多喬琳,太原人。天寶間舉進士,累授興平尉。郭子儀辟爲節度掌書記,拜監察御史,貶巴州司戶。歷果、綿、遂三州刺史,入爲大理少卿、國子祭酒,又出爲懷州刺史。以張涉稱引,拜御史大夫平章事。後受朱泚僞署,伏誅。詩一首。
了解更多張蠙,字象文,清河人,初與許棠、張喬齊名。登乾寧二年進士第,爲校書郎、櫟陽尉、犀浦令。入蜀,拜膳部員外,終金堂令。詩一卷。 張蠙,字象文,清河人。初與許棠、張喬齊名。登乾寧二年進士第,爲校書郎、櫟陽尉、犀浦令。入蜀,拜膳部員外,終金堂令。詩一卷。
了解更多韋元旦,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補東阿尉,遷左臺監察御史。與張易之爲姻屬,易之敗,貶感義尉。後復進用,終中書舍人。詩十首。 韋元旦字烜,京洮萬年人。垂拱中爲美原縣尉,官終中書舍人。補詩一首。
了解更多蘇晉,數歲能屬文,作《八卦論》。吏部侍郎房穎叔、祕書少監王紹,見而歎曰:“後來之王粲也。”應進士,又舉大禮科,皆上第。先天中,累遷中書舍人,崇文館學士。明皇監國,每有制命,皆晉及賈曾稿定。數進讜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職歸侍。開元十四年,爲吏部侍郎,知選事。多賞拔,終太子左庶子。詩二首。
了解更多李嘉祐,字從一,趙州人。天寶七年擢第,授秘書正字。坐事謫鄱江令,調江陰,入爲中臺郎。上元中,出爲台州刺史。大曆中,復爲袁州刺史,與嚴維、冷朝陽諸人友善。爲詩麗婉,有齊梁風。集一卷,今編詩二卷。
了解更多崔融,字安成,齊州全節人。擢八科高第,補宮門丞,遷崇文館學士。中宗爲太子時,融爲侍讀,典東朝章疏。長安中,授著作佐郎,遷右史,進鳳閣舍人。坐附張易之兄弟貶袁州刺史,尋召拜國子司業。融爲文華婉典麗,朝廷諸大手筆多手敕委之,卒,謚曰文。集六十卷,今編詩一卷。 崔融字安成,齊州全節人。爲文以華婉典麗稱。神龍二年卒,年五十四。補詩二首。(按唐有兩崔融。《全唐詩》卷六十八之崔融,武后時人也。卷八百八十七《補遺》六之崔融,則唐末乾寧時吳郡人。今兹所補,蓋即武后時崔融之作。)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