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一,名甄,以字行,后族,穎川郡王載德子。博學,通《春秋》。后在時,畏禍不與事,隱嵩山,修浮屠法,屢詔不應。中宗復位,平一居母喪,迫召爲起居舍人,丐終制,不許。景龍二年,兼修文館直學士,遷考功員外郎。雖預宴遊,嘗因詩規戒,明皇初,貶蘇州參軍,徙金壇令。既謫,名亦不衰,開元末卒。詩一卷。
了解更多顏真卿,字清臣,京兆長安人。博學,工辭章,事親孝。開元中舉進士,又擢制科,調醴泉尉。累遷殿中侍御史,忤宰相楊國忠,出爲平原太守。安祿山反,河朔盡陷,獨平原城守具備,使司兵參軍李平馳奏,明皇大喜,即拜戶部侍郎。肅宗即位靈武,真卿數遣使以蠟丸裹書陳事,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爲河北招討採訪處置使。至德二年,朝于鳳翔,授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軍國之事,知無不言,爲宰相所忌,出爲馮翊太守,改蒲州刺史。御史唐旻誣劾,貶饒州刺史。旋拜浙西節度使,召入爲刑部侍郎,李輔國銜之,貶蓬州長史。代宗立,起爲戶部侍郎,除荆南節度使。未行,改尚書右丞,尋除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封魯國公。與元載不合,貶峽州別駕,改吉州司馬,遷撫湖二州刺史。載誅,擢刑部尚書,進吏部。盧杞當國,益惡之,改太子太師。李希烈陷汝州,杞奏遣
了解更多王涯,字廣津,太原人。博學,工屬文。貞元中,擢進士,又舉宏辭,調藍田尉,以左拾遺爲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憲宗元和初,貶虢州司馬,徙袁州刺史,以兵部員外郎召知制誥。再爲翰林學士,累遷工部侍郎。涯文有雅思,永貞、元和間,訓誥溫麗,多所槀定。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尋罷,再遷吏部侍郎。穆宗立,出爲劒南、東川節度使。長慶三年,入爲御史大夫,遷戶部尚書、鹽鐵轉運使。敬宗寶曆時,復出領山南西道節度使。文宗嗣位,召拜太常卿,以吏部尚書總鹽鐵,歲中,進尚書右僕射、代郡公。久之,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俄檢校司空、兼門下侍郎。李訓敗,乃及禍。集十卷,今編詩一卷。
了解更多令狐楚,字殼士,宜州華原人。貞元七年及第,由太原掌書記至判官。德宗好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爲。數稱之,召授右拾遺。憲宗時,累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皇甫鎛薦爲翰林學士,進中書舍人,出爲華州刺史。鎛既相,復薦楚爲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穆宗即位,進門下侍郎,尋出爲宣歙觀察使,貶衡州刺史,再徙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長慶二年,擢陝虢觀察使。敬宗立,拜楚爲河南尹,遷宣武節度使,入爲戶部尚書,俄拜東都留守,徙天平節度使,召爲吏部尚書,檢校尚書右僕射,進拜左僕射,彭陽郡公。開成元年,上疏辭位,拜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贈司空,諡曰文。集一百三十卷,歌詩一卷,今編詩一卷。
了解更多帝諱隆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後爲臨淄郡王。景雲元年,進封平王,立爲皇太子,英武多能。開元之際,勵精政事,海內殷盛,旁求宏碩,講道藝文。貞觀之風,一朝復振。在位四十七年。諡曰明。詩一卷。 帝諱隆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後爲臨淄郡王。景雲元年,進封平王,立爲皇太子,英武多能。開元之際,勵精政事,海內殷盛,旁求宏碩,講道藝文。貞觀之風,一朝復振。在位四十七年。諡曰明。詩一卷。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