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平行語料庫研究計畫


全唐詩作者列表

武元衡

武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後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爲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爲劍南節度使。八年,徴還秉政,早朝爲盜所害,贈司徒,諡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武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憲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爲盗所害,年五十八。補詩一首。

了解更多

趙嘏

趙嘏,字承祐,山陽人。會昌二年,登進士弟。大中間,仕至渭南尉卒,嘏爲詩贍美,多興味,杜牧嘗愛其“長笛一聲人倚樓”之句,吟歎不已,人因目爲趙倚樓。有《渭南集》三卷,編年詩二卷,今合編爲二卷。 趙嘏字承祐,山陽人。武宗會昌中登鄭言榜進士第。補詩一首。

了解更多

殷堯藩

殷堯藩,蘇州嘉興人。元和中,登進士第,辟李翺長沙幕府,加監察御史,又嘗爲永樂令。詩一卷。

了解更多

李中

李中,字有中,隴西人,仕南唐爲淦陽宰。《碧雲集》三卷,今編詩四卷。

了解更多

廉氏

了解更多

尚顏

尚顏,字茂聖,俗姓薛,尚書能之宗人也。出家荆門,工五言詩。集五卷,今存詩三十四首。

了解更多

和凝

和凝,字成績,鄆州須昌人,舉進士。唐天成中,歷翰林學士,知貢舉,所取皆一時之秀。晉天福五年,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入漢,拜太子太傅,封魯國公,終於周。凝爲文章,以多爲富,有集百餘卷,今編詩一卷。 和凝,字成績,鄆州須昌人。舉進士,唐天成中,歷翰林學士,知貢舉,所取皆一時之秀。晉天福五年,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入漢,拜太子太傅,封魯國公,終於周。凝爲文章,以多爲富,有集百餘卷,今編詩一卷。

了解更多

竇鞏

竇鞏,字友封,登元和進士。累辟幕府,入拜侍御史,轉司勳員外、刑部郎中。元稹觀察淛東,奏爲副使,又從鎮武昌,歸京師卒。鞏雅裕,有名於時。平居與人言,若不出口,世稱囁嚅翁。白居易編次往還詩尤長者,號《元白往還集》,鞏亦與焉。詩三十九首。

了解更多

李嶠

李嶠,字巨山,趙州贊皇人。兒時夢人遺雙筆,由是有文辭。弱冠擢進士第,始調安定尉,舉制策甲科。武后時,官鳳閣舍人,每有大手筆,皆特命嶠爲之,累遷鸞臺侍郎,知政事,封趙國公。景龍中,以特進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懷州,明皇貶爲滁州別駕,改廬州。嶠富於才思,初與王、楊接踵,中與崔、蘇齊名,晚諸人沒,獨爲文章宿老,一時學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編詩五卷。

了解更多

方干

方干,字雄飛,新定人。徐凝一見器之,授以詩律,始舉進士。謁錢塘太守姚合,合視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覽卷,乃駭目變容。館之數日,登山臨水,無不與焉。咸通中,一舉不得志,遂遯會稽,漁於鑑湖,太守王龜以其亢直,宜在諫署,欲薦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無有及者。歿後十餘年,宰臣張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請賜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後進私謚曰玄英先生,門人楊弇與釋子居遠收得詩三百七十餘篇,集十卷。今編詩六卷。

了解更多

張說

張說,字道濟,一字說之,洛陽人。武后策賢良方正,說所對第一,授左補闕,擢鳳閣舍人。忤旨,配流欽州。中宗召還,累遷工部、兵部侍郎,修文館學士。睿宗拜爲中書侍郎,知政事。開元初,進中書令,封燕國公,尋出刺相州,左轉岳州,召拜兵部尚書,知政事,敕令巡邊。後爲集賢院學士,尚書左丞相,卒,謚文貞。說爲人敦氣義,重然諾,喜延納後進。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與蘇頲號燕許大手筆。謫岳州後,詩益悽惋,人謂得江山之助。集三十卷,內詩九卷,今編詩五卷。 張說,字道濟,一字說之,洛陽人,武后策賢良方正,說所對第一,授左補闕,擢鳳閣舍人,忤旨,配流欽州。中宗召還,累遷工部、兵部侍郎,修文館學士,睿宗拜爲中書侍郎,知政事,開元初,進中書令,封燕國公,尋出刺相州,左轉岳州,召拜兵部尚書,知政事,敕令巡邊,後爲集賢院

了解更多

惟勁

惟勁,福州永泰人。嗣靈峰,光化中入南嶽,住報慈東藏,遷般舟道場。開平中撰《續寶林傳》四卷及《南嶽高僧傳》。馬殷迎入府中,賜號寶文大師。詩四首。(《全唐詩》無惟勁詩,傳據《祖堂集》卷十一、《宋高僧傳》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九。)

了解更多

崔護

崔護,字殷功,博陵人。貞元十二年登第,終嶺南節度使。詩六首。

了解更多

太宗皇帝

帝姓李氏,諱世民,神堯次子,聰明英武。貞觀之治,庶幾成康,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而銳情經術,初建秦邸,即開文學館,召名儒十八人爲學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館,悉引內學士,番宿更休。聽朝之間,則與討論典籍,雜以文詠。或日昃夜艾,未嘗少怠。詩筆草隸,卓越前古。至於天文秀發,沈麗高朗,有唐三百年風雅之盛,帝實有以啓之焉。在位二十四年,諡曰文。集四十卷。館閣書目,詩一卷,六十九首。今編詩一卷。

了解更多

錢珝

錢珝,字瑞文,吏部尚書徽之子,善文詞。宰相王溥薦知制誥,進中書舍人,後貶撫州司馬。有《舟中錄》二十卷,今編詩一卷。

了解更多

李賀

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輙就,自目曰《高軒過》,二人大驚,自是有名。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及暮歸,足成之,率爲常。以父名晉肅,不肯舉進士。詩尚奇詭,絕去畦徑,當時無能效者。樂府數十篇,雲韶諸工皆合之弦管,仕爲協律郎,卒年二十七。詩四卷,外集一卷,今編詩五卷。

了解更多

曹松

曹松,字夢徴,舒州人。學賈島爲詩,久困名場。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等及第,年皆七十餘,時號五老牓。授祕書省正字。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曹松,字夢徴,舒州人。學賈島爲詩,久困名場。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等及第。年皆七十餘,時號五老牓。授祕書省正字。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曹松字夢徵,舒州人。爲詩宗賈島,深入幽境,然無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頻。眧宗光化四年,禮部侍郎杜德祥下與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皆七十餘始及第,時號五老榜,爲秘書曲校書郎。補詩一首。

了解更多

徐安貞

徐安貞,初名楚璧,龍丘人。應制舉,一歲三登甲科。開元中,爲中書舍人、集賢院學士。帝屬文,多令視草,終中書侍郎,與李林甫同用事。天寶後,避罪衡山岳寺。李邕識之,因載北歸,行至長沙,謂其守曰:“瀟湘逢故人,若幽谷之覩太陽,不然,委填巖穴矣。”詩十一首。

了解更多

徐夤

徐夤,字昭夢,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畧,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著有《探龍》、《釣磯》二集,編詩四卷。

了解更多

韋莊

韋莊,字端己,杜陵人,見素之後,疎曠不拘小節。乾寧元年第進士,授校書郎,轉補闕。李詢爲兩川宣諭和協使,辟爲判官,以中原多故,潛欲依王建。建辟爲掌書記,尋召爲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後相建爲平章事。集二十卷。今編詩五卷、補遺一卷。 韋莊,字端已,杜陵人,見素之後,疎曠不拘小節。乾寧元年第進士,授校書郎,轉補闕。李詢爲兩川宣諭和協使,辟爲判官,以中原多故,潛欲依王建,建辟爲掌書記,尋召爲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後相建爲平章事。集二十卷。今編詩五卷、補遺一卷。

了解更多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高瞻科技不分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