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平行語料庫研究計畫


全唐詩作者列表

周賀

周賀,字南卿,東洛人。初爲浮屠,名清塞,杭州太守姚合愛其詩,加以冠巾,改名賀。詩一卷。

了解更多

張九齡

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人。七歲知屬文,擢進士,始調校書郎,以道侔伊呂科爲左拾遺,進中書舍人,出爲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鄉里,表換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嶺南按察選補使,以張說薦,爲集賢院學士,俄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爲李林甫所忮,改尚書右丞相。罷政事,貶荆州長史,請歸還展墓。卒,諡文獻。九齡風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諤匪躬之誠,以直道黜,不戚戚嬰望,惟文史自娛。嘗識安祿山必反,請誅,不許。後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編詩三卷。

了解更多

楊巨源

楊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貞元五年擢進士第,爲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除國子司業,年七十致仕歸。時宰白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集五卷,今編詩一卷。 楊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貞元五年擢進士第,爲張弘靖從事,由祕書郎擢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出爲鳳翔少尹,復召除國子司業,年七十致仕歸,時宰白以爲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集五卷,今編詩一卷。

了解更多

杜光庭

杜光庭,字聖賓,括蒼人。喜讀書,工辭章翰墨。應百篇舉,不中,入天台山爲道士。僖宗召見,賜以紫服,充麟德殿文章應制。後隱青城山白雲溪,自稱東瀛子,蜀主王建賜號廣成先生。有《廣成集》一百卷,《壺中集》三卷,今存詩一卷。

了解更多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諸王孫也。慕賈島爲詩,鑄其像,事之如神。時人但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遊蜀卒。詩三卷。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諸王孫也。慕賈島爲詩,鑄其像,事之如神。時人但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遊蜀卒。詩三卷。

了解更多

韋莊

韋莊,字端己,杜陵人,見素之後,疎曠不拘小節。乾寧元年第進士,授校書郎,轉補闕。李詢爲兩川宣諭和協使,辟爲判官,以中原多故,潛欲依王建。建辟爲掌書記,尋召爲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後相建爲平章事。集二十卷。今編詩五卷、補遺一卷。 韋莊,字端已,杜陵人,見素之後,疎曠不拘小節。乾寧元年第進士,授校書郎,轉補闕。李詢爲兩川宣諭和協使,辟爲判官,以中原多故,潛欲依王建,建辟爲掌書記,尋召爲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後相建爲平章事。集二十卷。今編詩五卷、補遺一卷。

了解更多

方干

方干,字雄飛,新定人。徐凝一見器之,授以詩律,始舉進士。謁錢塘太守姚合,合視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覽卷,乃駭目變容。館之數日,登山臨水,無不與焉。咸通中,一舉不得志,遂遯會稽,漁於鑑湖,太守王龜以其亢直,宜在諫署,欲薦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無有及者。歿後十餘年,宰臣張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請賜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後進私謚曰玄英先生,門人楊弇與釋子居遠收得詩三百七十餘篇,集十卷。今編詩六卷。

了解更多

徐夤

徐夤,字昭夢,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畧,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著有《探龍》、《釣磯》二集,編詩四卷。

了解更多

修睦

修睦,光化中,爲洪州僧正,與貫休、處默、棲隱爲詩友。詩二十首。 修睦,與貫休同時。補詩一首。

了解更多

劉駕

劉駕,字司南,江東人。登大中進士第,官國子博士。詩一卷。

了解更多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人,晉高士謐之後。十歲能屬文,張九齡深器之。天寶十五載,舉進士第一,授無錫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縉爲河南帥,表掌書記。大曆初,累遷右補闕,奉使江表,卒於家。冉詩天機獨得,遠出情外。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潤州丹陽人。晉高士謐之後,十歲能屬文,張九齡深器之。天寶十五載,舉進士第一,授無錫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縉爲河南帥,表掌書記。大曆初,累遷右補闕,奉使江表,卒於家,冉詩天機獨得,遠出情外。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執行,避地寓居丹陽。天寶十五載盧庚榜進士。大曆二年卒,年五十四(據獨孤及撰《唐故左補闕安定皇甫公集序》)。補詩一首。(復出一首)

了解更多

李賀

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輙就,自目曰《高軒過》,二人大驚,自是有名。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及暮歸,足成之,率爲常。以父名晉肅,不肯舉進士。詩尚奇詭,絕去畦徑,當時無能效者。樂府數十篇,雲韶諸工皆合之弦管,仕爲協律郎,卒年二十七。詩四卷,外集一卷,今編詩五卷。

了解更多

元結

元結,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羈,十七乃折節向學,擢上第,復舉制科。國子司業蘇源明薦之,結上時議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察御史,爲山南西道節度參謀。以討賊功,遷監察御史裏行。代宗立,授著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爲民營舍給田,免徭役,流亡歸者萬餘。進容管經略使,罷還京師。卒年五十,贈禮部侍郎。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元結,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羈,十七乃折節向學,擢上第,復舉制科,國子司業蘇源明薦之,結上時議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察御史,爲山南西道節度參謀。以討賊功,遷監察御史裏行。代宗立,授著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爲民營舍給田,免徭役,流亡歸者萬餘。進容管經略使,罷還京師。卒年五十,贈禮部侍郎。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了解更多

戎昱

戎昱,荆南人,登進士第。衛伯玉鎮荆南,辟爲從事。建中中,爲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編爲一卷。

了解更多

戴叔倫

戴叔倫,字幼公,潤州金壇人。劉晏管鹽鐵,表主運湖南。嗣曹王臯領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討李希烈,留叔倫領府事,試守撫州刺史。俄即真,遷容管經略使,綏徠蠻落,威名流聞。德宗嘗賦中和節詩,遣使者寵賜,世以爲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戴叔倫,字幼公,潤州金壇人,劉晏管鹽鐵,表主運湖南,嗣曹王臯領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討李希烈,留叔倫領府事,試守撫州刺史,俄即真,遷容管經略使,綏徠蠻落,威名流聞,德宗嘗賦中和節詩,遣使者寵賜,世以爲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了解更多

李羣玉

李羣玉,字文山,[澧]灃州人。性曠逸,赴舉一上而止,惟以吟詠自適。裴休觀察湖南,延致之。及爲相,以詩論薦,授弘文館校書郎。未幾,乞假歸卒。集三卷,後集五卷,今編詩三卷。

了解更多

劉得仁

劉得仁,貴主之子,長慶中即以詩名。自開成至大中三朝,昆弟皆歷貴仕,而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卒無成。集一卷,今編詩二卷。 劉得仁,貴主之子,長慶中即以詩名。自開成至大中三朝,昆弟皆歷貴仕,而得仁出入舉場三十年,卒無成。集一卷,今編詩二卷。 劉得仁,貴主之子。補詩一首。

了解更多

權德輿

權德輿,字載之,天水略陽人。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聞其材,召爲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制誥,進中書舍人,歷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賓客,俄復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議論持異,德輿從容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僕射,諡曰文。德輿積思經術,無不貫綜,其文雅正贍縟,動止無外飾,而醖藉風流,自然可慕,爲貞元、元和間縉紳羽儀。文集五十卷,今編詩十卷。 權德輿字載之,天水畧陽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節度使任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補詩一首。

了解更多

殷堯藩

殷堯藩,蘇州嘉興人。元和中,登進士第,辟李翺長沙幕府,加監察御史,又嘗爲永樂令。詩一卷。

了解更多

李紳

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爲人短小精悍,於詩最有名,時號短李。元和初,擢進士第,補國子助教,不樂輒去。李錡辟掌書記,錡抗命,不爲草表,幾見害。穆宗召爲右拾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同時號三俊。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戶部侍郎。敬宗立,李逢吉搆之,貶端州司馬,徙江州長史,遷滁、壽二州刺史,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太和中,擢浙東觀察使。開成初,遷河南尹、宣武節度使。武宗即位,召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進尚書右僕射,封趙郡公。居位四年,以檢校右僕射平章事節度淮南。卒,贈太尉,諡文肅。《追昔游詩》三卷,雜詩一卷,今合編爲四卷。 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黃榜進士第,武宗會昌六年卒。補詩一首。

了解更多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高瞻科技不分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