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世,俗姓韓,字玄惲,伊闕人。後避太宗諱以字行。年十二出家,顯慶中詔居京師西明寺。所著有《法苑珠林》、《諸經要集》、《四分律討要》、《金剛經集注》等。卒於總章元年後。一云弘道元年卒。詩六十二首。(《全唐詩》無道世詩,傳據《宋高僧傳》卷四、《釋氏疑年錄》卷四)
了解更多法常,俗姓鄭,襄陽人。嗣馬祖。貞元十二年自天台移住明州大梅山,即梅子真隱所建僧院。開成初成,徒侶可六七百人。四年卒,年八十八。詩二首。(《全唐詩續補遺》卷十四之法常爲另一人。今從《祖堂集》卷十五、《宋高僧傳》卷十一錄傳)
了解更多王棨字輔之,福唐人。咸通三年鄭侍郎從讜下進士及第,試《倒載干戈賦》、《天驥呈材詩》,詞尚清婉,託意奇巧。李公騭時擅重名,自內翰林出爲江西觀察使,辟爲團練判官。未幾,除太常博士,入省爲水部郎中。鄉人李顏,累舉進士,鬱有聲芳,贈詩云:「蓬瀛上客顏如玉,手探月窟如夜燭。笑顧姮娥玉兔言,謂折一枝情未足。」輔之十九年內連三捷,其於盛美,蓋七閩之罕有也。黃巢義師入京,棨於亂離之中,不知所之,或云歸終鄉里。詩二十一首。(小傳據《麟角集》唐鄉貢進士黃璞所撰《王郎中傳》刪節而成。《全唐詩》無王棨詩)
了解更多呂從慶,本大梁人,從其祖呂伸宦金陵。廣明元年,黃巢率義軍渡江攻金陵。時伸已卒,從慶偕弟從善走歙之堨田。朱梁代唐,又自歙遷隱於旌德之豐溪。海以陶彭對澤自況,自號豐溪漁叟。歷十七年而後唐代梁,又十四年而石晉代唐,其在江南則南唐方受吳禪。從慶喜曰:「吾今而後始終爲唐民矣。」卒,年九十有找。詩一卷,計四十五首。
了解更多堅,道州人。貞元間進士。爲太學生,師韓愈。歸,愈作序送之。在道州從陽城遊,世稱其賢。後除國子監司籍。詩二首。(《全唐詩》無何堅詩。事跡據《昌黎先生集》卷二十《送何堅序》、《道州志》卷九「鄉賢」引《府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