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宗,字承烈,揚州江都人。嗜學,尤工草隸,家貧,常傭力寫佛經以自給。徐敬業逼之,不起。則天時,拜太子文學,累轉祕書少監。詩一首。
鄧洵美,連州人,或曰郴郡人。晉天福中登第,後還鄉,上牋周行逢,署館驛巡官,已而行逢疑之,貶爲易俗場官,使盜殺之。詩一首。
南卓,字昭嗣。初爲拾遺,因諫出宰松滋。大中時,爲黔南經略使。詩一首。
許鼎,梁貞明六年登第。詩二首。
李澄之,尉氏人,以五言詩名。神龍中,蹉跌不遇,年六十餘,爲宋州參軍卒。詩一首。
程紫霄,唐末道士,後唐同光初,嘗勅令入內殿講論。詩一首。 程紫霄,唐末道士,後唐同光初,嘗勅令入內殿講論。詩一首。
田章,開成四年進士第,詩一首。
劉暌,大中時鄉貢進士,詩一首。
葉法善,字道元,一字太素。家於松陽,遍歷名山,得道術。高宗徵之,駐景龍觀。明皇朝,試法多靈驗。開元八年,年一百七歲,化去,留三詩於座側。
張燦,貞元元和間進士。詩一首。
欒清,字渾之。貞元時,與徐戡俱好道術。遊江南,舟遇二客,問其姓名,客笑持二蓮葉遺之。上各有詩,一葉題曰攄浩然,一葉題曰汎虛舟。有頃,遺渾之酒一巵,甚馨香,飲訖別去,失所在。渾之大醉,吐出數斗物,戡視之,皆五臟,爛黑在地。渾之歡然起,撫掌而歌,遂仙去,戡亦不知所之。
鄭孺華,大曆間人。詩一首。
徐希仁,與盧仝同時。詩一首。
女子,南海人。詩一首。
徐光溥,蜀人。事孟知祥,爲觀察判官,知祥稱尊號,進翰林學士。後主昶時,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詩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