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兢,汴州浚儀人。博通經史,魏元忠、朱敬則深器之,薦其有史才,因令直史館。神龍中,遷石補闕,與韋承慶、崔融等撰《則天實錄》。開元中,歷修文館學士,居史職殆三十年,序事簡要,人皆稱之。出爲荆州司馬,以史稿自隨。蕭嵩監修國史,奏取兢所撰,得六十五卷。累遷台、洪、饒、蘄四州刺史。天寶初,爲鄴郡太守,入爲恆王傅。嘗以梁、陳、齊、周、隋五代史繁雜,乃別撰各史,又傷疎略。卒年八十餘。卒後,其子進兢所撰《唐史》八十餘卷,事多紕繆,不逮壯年。兢家多藏書,嘗錄其卷第,號《吳氏西齋書目》。詩二首。
了解更多蕭至忠,德言曾孫。少爲畿尉,以清謹稱。神龍初,自吏部員外擢御史中丞。遷吏部侍郎,掌選事,請謁杜絕。尋遷中書侍郎,兼中書令。睿宗立,出爲晉州刺史。先天二年,復爲中書令,與竇懷貞、魏知古、崔湜、陸象先、徐堅等撰《姓族系錄》二百卷,書成,加爵。後坐附太平公主伏誅。詩九首。
了解更多許宣平,新安歙人。景雲中,隱城陽山南塢,結庵以居,時或負薪賣,擔挂一花瓠及曲竹杖,每醉,拄之以歸。嘗於同華間題詩傳舍,李白東遊,覽之,曰:“此仙詩也。”及新安,累訪之不得。後咸通七年,郡人許明奴家有嫗入山採樵,見一人坐石上,食桃甚大,自稱明奴之祖,即宣平也。與一桃食嫗,嫗後却食輕健,入山不歸。
了解更多宇文融,京兆萬年人。明辨,有吏幹。開元初,拜監察御史,充使搜括戶口,奏置勸農判官十人,分行天下,頗擾人不便。進御史中丞,出爲魏州刺史,請復九河舊道,開稻田以利人,迴易陸運。入爲鴻臚卿,兼戶部侍郎,轉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薦宋璟爲右丞相,裴耀卿、許景先爲侍郎,甚允朝廷之望。未幾罷相,坐事貶嚴州卒。詩一首。
了解更多房琯,字次律,河南人,則天時平章事融之子,以門蔭補弘文生。開元中,明皇將封岱岳,琯撰封禪書以獻。張說奇其才,授祕書省校書郎,又應堪任縣令舉,爲盧氏令,尋拜監察御史。天寶初,遷主客員外,累憲部侍郎。明皇幸蜀,琯獨馳赴行在,上大悅,即日拜文部尚書,同平章事。與左相韋見素等奉冊靈武,因陳時事,言詞慷慨,肅宗爲之改容,詔持節充招討節度等使。後爲賀蘭進明所搆,罷相,尋貶邠州刺史。詩一首。
了解更多張嘉貞,蒲州猗氏人。以五經舉,補平鄉尉。則天召見,與語大悅,擢監察御史,累遷中書舍人。開元中,拜中書令,後出爲定州刺史,知北平軍事。將行,上自賦詩,詔百僚出餞於上東門外。嘉貞至州,於恆嶽廟中立頌,自爲文書石,累封河東侯。詩三首。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