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景先,義興人。舉進士,授夏陽尉。神龍初,拜左拾遺,擢中書舍人。與齊澣、王丘、韓休、張九齡更知制誥,俱以文翰見稱。開元中,帝自擇刺史,景先首中其選。自吏部侍郎出爲虢州刺史,卒侍中。詩五首。
了解更多李邕,字泰和,廣陵江都人,蘭臺郎善之子。長安中,李嶠、張廷珪薦其詞高行直,拜左拾遺。宋璟劾奏二張,邕於天后前抗言助之。開元初,歷殿中侍御史,執政忌其才,頻被眨斥。後爲北海太守,李林甫傅以罪,杖殺之。邕早擅才名,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金帛往求其文,饋遺至鉅萬,自古鬻文獲財,未有其比。嘗撰《六公詠》,杜甫《八哀詩》所謂“朗詠六公篇,憂來發蒙蔽”是也,今不傳。存詩四首。
了解更多李林甫,高祖從父弟之孫。初爲千牛直長,其舅姜皎深愛之。開元初,遷太子中允,與源乾曜有姻親。乾曜執政,其子絜爲林甫求司門郎中,乾曜薄其爲人,不許。後宇文融引爲御史,歷吏部侍郎,執政薦其有宰相才,即拜黃門侍郎平章事,再進兵部尚書,尋代張九齡爲中書集賢殿大學士。林甫性沈密,城府深阻,多猜忌,能陰中人。秉鈞二十年,朝野側目,素寡學術,其題尺皆郭慎微、苑咸代爲之。今存詩三首。
了解更多楊炎,字公南,鳳翔人。初爲河西節度掌書記,拜起居舍人,歷禮部郎中,遷中書舍人。與常衮並掌綸誥,衮長於除書,炎善於德音,時稱常楊。進吏部侍郎,坐附元載,貶道州司馬。德宗即位,崔祐甫薦其文學器用,上亦自聞其名,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再貶崖州司馬。炎初奏請內府租賦仍歸左藏庫,及定兩稅法,頗有嘉聲。專政後,惟務報讐搆害,意爲愛憎,卒至賜死。集十卷,今存詩二首。
了解更多顏師古,字籀《舊唐書》云:“顏籀,字師古。”,雍州萬年人,齊黃門侍郎之推之孫。博覽羣書,尤精訓詁。隋末爲安養尉,高祖入關,謁見長春宮,授朝散大夫。累遷中書舍人,專掌機密。太宗初,擢中書侍郎,考定五經,多所釐正,頒其書令天下學習。所注班固《漢書》、《急就章》,大行於世。終祕書監、弘文館學士。集六十卷,今存詩一首。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