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兢龍朔中官周王府參軍,著《古今詩人秀句》二卷及《詩格》一卷,詩一首。
陶埴,唐時道士。著有《還金述》一卷、《蓬壺集》三卷、《還丹經術黃老經》一卷、《還金丹訣》三卷等。詩四首。(《全唐詩》無陶埴詩,事迹據《崇文總目》卷四)
楊玄一,唐五代間道士。詩一首。
處訥,吳人,侍郎融之曾孫。多遊秦隴,言足是非,在事者無不以金帛酒食彌縫之,畏其詠也。
奉達,名再溫,以字行,長於曆學。天復二年二十歲,爲敦煌郡州學上足子弟。天成三年任隨軍參謀。天福十年爲州學博士。顯德三年署登仕郎守州學博士。六年爲朝議郎尚書工部員外行沙州經學博士兼殿中侍御史。今存其《壽昌縣地境》、同光四年、天成三年、天福十年、顯德三年、六年《具注曆》。詩三首。(《全唐詩》無翟奉達詩,事跡據向達文整理)
穀,字秀實,邠州新平人。本唐彥謙之孫,避晉諱改姓陶。歷仕晉、漢至周,爲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入宋,加尚書,卒贈右僕射。所著有《清異錄》
梁昇卿,與張九齡善。涉學工書,尤長八分書,東封朝覲碑,爲時絕筆。歷廣州都督。詩一首。
林暈,貞元末前國子明經。詩一首。(《全唐詩》無林暈詩)
持,字化基,高安人。天復元年進士。爲太常博士。昭宗遷洛,知梁祖有異志,遁歸西山。楊吳時奏除左拾遺,未幾歸田,遂不起。詩一首。(《全唐詩》無歐陽持詩)
舞柘枝女,韋應物愛姬所生也。流落潭州,委身樂部。李翱見而憐之,於賓僚中選士嫁焉。詩一首。